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各认证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国认监〔2024〕11号)、《国家认监委关于印发〈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国认监〔2024〕12号)要求,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升级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现就深入推进2025年全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以下简称“认证提升行动”)助力强企强链强县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政府引导、机构支撑、企业参与、共同实施”的原则,以“精准施策、示范引领、全域覆盖”为路径,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和县域特色产业,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质量发展理念和质量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小微企业竞争力,助力强企强链强县。到2025年底,全省帮扶小微企业800家,培训小微企业2000家,培训人数2万人,形成质量认证帮扶典型案例60个,推进认证提升行动国家级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梳理形成认证提升行动湖北经验。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精准培训,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1.精心设计培训内容。采取“线上+线下”“课堂+现场”“学习+考评”等方式,围绕不同的行业领域,组织经验丰富的质量管理专家团队为全省企业开展专项培训,认证机构可结合自身技术优势,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培育一批质量认证专家讲师和湖北质量认证精品课程。
2.培育本地化管理人才。紧密结合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突出培育重点,培育壮大企业自身的管理人才队伍,着力化解中小微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不足的短板,实现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升级。
(二)做实质量帮扶,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3.优选代表性标杆企业。系统开展企业质量状况调研,摸清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构成、分布和质量水平情况。遴选企业自愿、具备提升潜力的企业入库,优先支持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开展帮扶。
4.着力解决核心难题。认证机构和技术专家要深入企业开展“质量会诊”,找出企业个性及行业共性质量问题。建立帮扶台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小微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方案和措施,在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质量效益、增加企业收益等方面取得具体成效。
(三)协同强链固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5.梳理产业链问题清单。主动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等重点产业链,梳理全产业链认证需求清单,会同认证机构提出政策建议,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6.探索链式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联动培育服务机制,引导“链主”企业牵头发挥产业链集聚优势,协同链上中小微企业共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向全链条延伸,开展“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协同认证,助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7.推广高端品质认证。鼓励认证机构在认证提升行动中主动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大力推广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智能网联汽车和服务等高端品质认证项目。有效应对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推动技术服务参与国际互认,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总体部署,助力湖北企业、湖北产品、湖北服务、湖北品牌“走出去”。
(四)强化增信赋能,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8.夯实县域质量基础设施。紧贴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特色产业优势,以质量认证为牵引,加强区域内企业、技术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交流,主动匹配产业需求布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注重质量基础设施整体集成,推行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县域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全过程的质量技术支撑。
9.凝聚整体服务合力。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融合产业政策、资金支持等部门合力,有效运用“鄂质贷”等金融创新工具,不断强化政府服务的整体效能。深化质量认证与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品牌培育的融合发展与协同运用,整合质量技术要素,开展全方位“一站式”的系统帮扶。
10.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统筹打造认证提升行动特色亮点和区域高端质量品牌培育,探索质量认证服务助力强企强链强县新路径。坚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企业开展质量认证的主动性,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助力打造县域特色品牌,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三、进度安排
(一)部署推进阶段(4月中旬)。部署2025年认证提升行动,开展全省认证提升行动推进活动,分享认证帮扶先进经验。积极组建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团队,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分解任务,结合实际,研究细化认证提升行动方案。试点城市要结合强企强链强县建设,认真谋划认证提升工作,精选提升行业,打造特色亮点。
(二)提升服务阶段(4月—9月)。明确提升对象,通过深入调研,确定提升重点行业及机构,筛选“提升意愿强烈、提升潜力较大”的企业并建立帮扶台账。开展系统培训,组织帮扶专家分级分类组织共性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宣贯,增强小微企业最高管理者质量意识,引导企业实施质量管理标准,提升整体质量绩效。解决具体问题,推行“一企一策、靶向服务”,集中力量解决具体企业的个性化问题,化解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及矛盾,助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三)总结评估阶段(10月)。各市(州)梳理认证提升行动组织发动、宣传培训、企业帮扶等总体情况,以认证机构为主体,总结成功经验,编写典型案例。针对县域产业链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通用解决方案,实践验证可行性和科学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方法和模式。
四、有关要求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将认证提升行动纳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结合质量提升、标准计量、检验检测等工作统筹推进,强化部门内外联动与资源整合,确保认证提升行动有效推进。各市(州)要加大总结宣传力度,通过“质量月”“世界认可日”等主题活动,普及认证知识,宣传推广优秀典型案例和实施指南等成果,不断扩大认证提升行动的社会效益。严格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要求,及时梳理形成帮扶案例和实施指南,各地总结报送帮扶案例不少于5个,重点支持的试点地区帮扶案例不少于10个。
联系人:冯鳌章、马堂富;电话:027-88701889;电子邮箱:315766969@qq.com。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