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条例》《广西地方特色食品中使用的中药材品种目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公开征集、综合遴选,确定将茉莉花等10个品种纳入《广西地方特色食品中使用的中药材品种目录(第一批)》,作为地方特色食药物质管理,可用于普通食品生产加工。
特此公告。
附件:广西地方特色食品中使用的中药材品种目录(第一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
2024年12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广西地方特色食品中使用的中药材品种目录(第一批)
一、茉莉花
|
中文名称 |
茉莉花 |
|
基原 |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L.) Ait. |
|
所属科 |
木犀科Oleaceae |
|
食用部位 |
花(蕾)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3克/天(以干基计)。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茉莉花》(DBS 45/079—2024)执行。 |
二、金花茶叶
|
中文名称 |
金花茶叶(人工种植) |
|
基原 |
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 (Hu) Tuyama |
|
所属科 |
山茶科 Theaceae |
|
食用部位 |
叶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20克/天。婴幼儿、孕妇不宜食用。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三、牛大力
|
中文名称 |
牛大力 |
|
基原 |
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
|
所属科 |
豆科 Leguminosae |
|
食用部位 |
块根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8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干制牛大力》(DBS 45/064—2020)执行。 |
四、五指毛桃
|
中文名称 |
五指毛桃 |
|
基原 |
粗叶榕Ficus hirtaVahl |
|
所属科 |
桑科 Moraceae |
|
食用部位 |
根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30克/天。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五、广山楂叶
|
中文名称 |
广山楂叶 |
|
基原 |
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 (Bois) A.Chev. |
|
所属科 |
蔷薇科 Rosaceae |
|
食用部位 |
叶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10克/天。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广山楂叶》(DBS 45/073—2021)执行。 |
六、三七花(田七花)
|
中文名称 |
三七花(田七花) |
|
基原 |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
|
所属科 |
五加科 Araliaceae |
|
食用部位 |
花序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1克/天。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按照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干制三七花》(DBS 53/023—2017)执行。 |
七、苦丁茶
|
中文名称 |
苦丁茶 |
|
基原 |
苦丁茶 Ilex kudingcha C. J. Tseng |
|
所属科 |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
|
食用部位 |
叶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9克/天。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八、凉粉草
|
中文名称 |
凉粉草 |
|
基原 |
凉粉草Mesona chinensisBenth. |
|
所属科 |
唇形科 Lamiaceae |
|
食用部位 |
全草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30克/天。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九、木姜叶柯
|
中文名称 |
木姜叶柯 |
|
基原 |
木姜叶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Hance) Chun |
|
所属科 |
壳斗科 Fagaceae |
|
食用部位 |
叶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10克/天。婴幼儿不宜食用。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卫生安全指标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十、甜茶
|
中文名称 |
甜茶 |
|
基原 |
甜茶Rubus chingii Huvar.suavissimus (S. Lee) L. T. Lu |
|
所属科 |
蔷薇科 Rosaceae |
|
食用部位 |
叶 |
|
适用人群及食用量 |
≤10克/天。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甜茶》(DBS 45/060—2019)执行。 |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