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进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树牢“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优质服务,坚持深化改革提升发展动力,坚持资源集成推动扩容下沉,坚持人才兴医多方引才用才,坚持人民满意增进健康福祉,加快构建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全省人民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疾病干预更加精准、救治更加高效,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全省各族人民卫生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建设呼吸、心血管病、肿瘤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高水平医院。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稳步提升,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入全国前50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入全国前100名,省肿瘤医院进入专科全国前10名,省阜外医院进入其他专科全国前10名,昆明市儿童医院进入专科全国前8名,省中医医院进入全国前15名。
——纳入“百县工程”的县医院80%以上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5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57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县域内至少有1所二级甲等以上公立医院。
——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达标比例达到全国先进,其中60%以上的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建设覆盖率全国领先。
——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慢性病诊疗专科和康复科实现全覆盖,基层中医馆实现全覆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老年医学科基本实现全覆盖,重大慢性病健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过早死亡率逐年降低。
——有效降低境外传染病输入风险,消除麻风病、血吸虫病危害,有效遏制丙肝、结核病,提高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建成覆盖全省的危重儿童分级救治平台与转运网络,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低于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6‰,接近全国先进地区水平。
——梯次培养不少于10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全省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
——力争129个县(市、区)全部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命名,创建129个以上国家卫生乡镇,实现省级卫生镇村全覆盖。打造30个以上高质量健康县城和一批健康细胞建设样板。
三、重点工程
(一)实施“强学科”工程,打造医疗高地
支持呼吸、心血管病、肿瘤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争取创伤、中医、神经等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支持建设省妇女儿童医院、省民族医医院及省第三人民医院拆危重建(省职业病医院建设项目)。依托省中医医院等7个中医(民族医)医院打造区域中医药康旅中心。支持建设若干临床医学中心及分中心。加强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建设。遴选10个重大疑难病种,开展中西医多学科协同攻关,给予医保结算倾斜。
支持建设心血管、神经、儿童等西医专业和傣医专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省、州(市)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建设不少于40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3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州(市)级中医医院遴选建设20个中医临床重点学科。
(二)实施“强县级”工程,做强县域龙头
推进“百县工程”项目建设,打造一批辐射能力强、服务能力突出的县级医院。加强县级医院眼科、精神科、病理科等300个薄弱专科建设。持续加强边境县(市)医院能力建设。支持50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建设130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三)实施“强基层”工程,筑牢基层网底
遴选120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实施提质建设,使其基本达到县级医院服务水平。遴选建设350个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健全急性胸痛和脑卒中患者一线快速救治网络。
(四)实施“管慢病”工程,降低健康风险
遴选8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标准化慢性病诊疗专科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水平。遴选6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中医馆和康复科建设,推进“康复回基层”。支持全省128个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置独立的老年医学科,支持全省100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探索创新中医老年病专科诊疗模式。
(五)实施“控疾病”工程,夯实健康屏障
消除一批疾病。以14个未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标准县为重点,加强筛查和规范性治疗,确保全省129个县(市、区)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标准。在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开展查灭螺、查治病、预防性服药等工作,达到消除危害标准。
控制一批疾病。推进丙肝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和随访管理。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扩大筛查范围。在10个肺癌高发县扩大筛查范围,早诊早治。
巩固一批成果。强化疟疾重点防控区域灭蚊等措施,及时有效处置疟疾输入病例,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六)实施“重妇幼”工程,关爱妇幼健康
扩大妇女“两癌”筛查范围,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建设产前诊断、儿童保健等120个妇幼保健特色专科,服务妇女儿童健康新需求。建立覆盖全省的危重儿童分级救治平台与转运网络,降低全省危重儿童病死率、致残率。
(七)实施“强辐射”工程,提升国际影响力
深化与周边国家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合作。研究设立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诊疗合作中心。依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医疗技术实训基地。打造一批辐射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国门医院”、“国门疾控中心”。争取国家支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成为国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