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特色水产业发展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特色水产业发展的意见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1-03-30 10:14:45  来源:湖北省农业厅  浏览次数:1099
核心提示:  为认真贯彻《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武发〔2004〕特 1 号)精神,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科技优势,加快我市水产业发展步伐,做足水文章,发展水产业,大力调整水产业结构,在特色、规模、品牌、效益上做文章,努力提升我市水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加快特色水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如下:
发布单位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04-06-23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暂无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武发〔2004〕特 1 号)精神,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科技优势,加快我市水产业发展步伐,做足水文章,发展水产业,大力调整水产业结构,在特色、规模、品牌、效益上做文章,努力提升我市水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加快特色水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如下:

  一、重点发展名特优苗种繁育

  苗种产业坚持以名特优苗种为主和繁育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优良化、生产基地化、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以科研开发为先导、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苗种产业体系。重点繁育黄颡、泥鳅、斑点叉尾!、鳜鱼等名特优品种,尽快建成一批有规模的名特优苗种场。

  二、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规模化和无公害化养殖

  大力调整水产品结构,主养套养市场看好的名特优水产品,同时把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名特优规模化养殖,并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逐步建立统一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水环境、水产品检测检验体系。严禁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排泄到水产养殖水体,严禁使用违禁和超标鱼药,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突破性发展水产品加工

  通过招商引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引进新建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扶持现有的加工企业,使其规模做大,产品质量做优,效益提高;鼓励小型加工企业走联合做大的路子。要积极主动与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协作,开发新产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尽快建成一批大中型水产品加工企业。

  四、加强水产品市场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

  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我市现有水产品批发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档次、管理水平和流通能力,使我市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同时,要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养殖、加工、流通等新型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

  五、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积极依靠社会力量发展以垂钓、水产美食、水上游乐、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主的休闲渔业,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休闲场所。

  六、加快优势水产品基地正规化建设

  坚持都市水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优势水产品基地正规化建设步伐,尽快建成市人民政府确定的 20 万亩优势水产品正规化基地。其建设和生产的基本标准是:

  (一)建设标准:1.水、电、路三通,水源充沛,养殖水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进排水畅通;通往基地主干道路面水泥或沥青硬化,鱼池支路碎石化,车辆进出畅通。2.生产生活设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3.湖泊基地苗种繁育场、鱼种池、网箱暂养区三配套,精养渔池基地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三配套,渔池护坡硬化。

  (二)生产标准:1.湖泊:采取自然增殖与人工养殖相结合,不投人工饲料;品种以河蟹、鳜鱼等名特优水产品为主;苗种投放要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每万亩水面设置一处 1000 亩水面的保护区,每年的 4 至 9 月严禁捕捞。2.精养鱼池:采取名特主养、套养和网箱养殖等高效模式,品种以黄颡、鳜鱼等名特优水产品为主,其养殖比例要达到80% 以上;苗种投放要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下池前应用 3—4% 的食盐水消毒;禁止使用有关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

  七、加大政策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