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实验室和检验检测机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新版《修正案》于2021年06月01日实施。为正确理解和把握《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ISO/IEC 17025的核心要求,结合2020年新发布的(RB/T045-2020)《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 内部审核要求》与(RB/T046-2020)《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 授权签字人要求》,指导检验检测机构策划和有效实施内部审核,完善和改进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更好地适应新管理办法和评审准则。正式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要建立和保持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新要求明确指出实验室应对所开展的全部项目(参数)都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可信度。新版(RB/T 031-2020)《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与核查及结果利用指南》和(RB/T 039-2020)《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记录溯源结果确认指南》于2020年12月01日实施。为帮助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了解最新要求掌握新专业知识,培养符合体系要求的各类人员。我中心特举办相关培训,请各有关单位积极委派有关人员参加。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内审技巧、管理评审”培训内容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实验室认可(CNAS)基础知识和最新要求;
2、2021版(修正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施要点、难点;
3、《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 内部审核要求》(RB/T045-2020)讲解;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 ;
《检测 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CNAS-CL01:2018)详解;
4、CNAS、CMA过渡期政策及新旧版对照差异变化;
5、新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修订、转版方法、要点及要求;
6、内部审核的策划和实施(内审计划、检查表、不符合项、内审总结报告等)
7、审核技巧和实例讲解(典型不符合案例剖析)
8、计量溯源性的建立及有效性确认、强制检定目录范围的调整分析、文档资料的管理、方法的验证和确认、质量监督和监控、风险的识别和措施、人员培训和监督注意事项等;
9、(飞行检查)“双随机”抽查的最新要求和注意事项;
10、内审和管理评审、各种资质能力变更评审和新检验项目扩项准备要点;
11、实验室申请认证认可、监督和复评审前应做的准备、评审过程中疑问和案例;
二、“(新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测量结果的评价”培训内容
1、CNAS-CL01-G003:2019《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讲解;
2、CNAS-TRL-010:2019《测量不确定度在符合性判定中的应用》;
3、概述;
1)不确定度的重要性;2)测量不确定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3)GUM最新发展与补充件的介绍;4)RB/T214-2017和CNAS-CL01-2018对测量不确定度的最新要求;5)误差的基本概念;6)统计学的基本知识;7)不确定度的11种来源;8)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与合成;
4、结合JJF1001-2011详解最新版JJF 1059.1、JJF1059.2、JJF1059.3等系列标准;
5、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和案例分析;
1)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估方法2)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估方法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运算规则4)扩展不确定度及测量结果的报告;5)CMC—校准和测量能力;
6、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构成;
7、测量设备量值溯源及自校准的实施、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监控与保证;
8、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有关研究进展和实例讲解(疑问解答);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内校员及标准物质管理期间核查方法”培训内容
1、CNAS-GL042:2019《测量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指南》详细条款解读;
2、RB/T 031-2020《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与核查及结果利用的指南》讲解;
3、RB/T 039-2020《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计量溯源结果确认指南》讲解;
4、CNAS-CL01:G004:2018《内部校准要求》和CL01-G002:2018《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
5、CNAS认可准则和CMA评审准则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要求(法定计量单位);
6、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技术要求比较;
7、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设备的计量溯源、能力验证;
8、实验室内部校准、内部校准与自校准的区别;
9、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设备期间核查的要求和方法;
10、期间核查结果数据的判定方法及实例;量值溯源图(量值溯源等级图);
11、如何选择和使用有证标准物质,以及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价;
12、答疑和案例分析(包括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及相应的期间核查原始记录编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