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有关保质期到期日标示或计算的个人见解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JOE2345 于 2025-5-7 18:10 编辑

最近看到很多帖子讨论保质期到期日,似乎更多是感到这条规则对消费者是非常友好的举措,但是对生产厂家来说是比较麻烦的改革。
我对这个问题有如下见解,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麻烦。

一、首先是标识方式上:
新规其实算是增加了“保质期到期日”的标识要求,至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如果厂家原来就有标识,其实可以不取消,维持原状态,加标“保质期到期日”即可,
并不用去纠结取消“生产日期很麻烦”,要倒算生产日期之类。如果只想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无非就是在设计模板上隐藏保质期就行。
真正麻烦的事情可能在于,以前包装模板自带了保质期,出厂时大多数预包装食品封口再打上一个生产日期即出货了,
而现在6个月以下的产品,如果不换包装,那食品生产企业就既要打生产日期,又要打保质期到期日。
如果换包装,保质期可带可不带,但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同样属于食品生产企业的工作,而不是上游包装的设计环节了。
若是6个月以上的产品,则包装材料可以留下【保质期】,但是要增加保质期到期日的标识,至于生产日期要不要标识,属于可选项了。

二、其次是保质期到期日的计算上:
目前应该很多打码设备或者标签机都有自动计算功能,
我们厂目前采用两种打码方式,一个是产品过膜自动打码在包装袋上,一个是包装后加贴标签,常用的是Bartender软件,
无论是自动打码机还是Bartender软件,都是带时间计算函数功能的,只要设定生产日期,其他设定计算就能自动跳出。
比如生产日期是2025.5.7,保质期90天,是可以设定保质期到期日计算公式,类似excel的=DATE(2025,5,7)+90,就直接出结果了。
以上对于中大型企业应该不成问题,中小型企业设备升级问题也不大,可能会增加相应的耗材成本或管理成本。
如果是小型企业或作坊企业,使用人工烫印的打码设备怎么办?
一是继续沿用设备,当然需要对自身现有产品的保质期进行计算。
二是升级设备,烫印或者喷墨是很容易被磨损的,照样容易引起客诉或打假,热敏打码设备其实并不是很贵。

三、厂家有可能失控但也可以是钻漏洞的地方:
对于生产6个月以上保质期产品的企业来说,有个不得不忽视的地方,那就是我只需要标识保质期到期日保质期了,那么库房里堆的产品是昨天做的还是前天做的?记录能确保完整吗?
一旦管理混乱就说不清楚了,说不清楚也就不存在先进先出了,超产能的订单也能接了,反正15天后生产出来都是一个批次交货,生产也满意,业务也满意,客户也满意,大家笑哈哈……

【重点】设定保质期到期日的重点,我认为在于关注食品生产企业要对自己产品的保质期测定结果负责。设定6个月或者180天保质期的产品,真的在乎那大小月导致的2-3天的差异吗?难道第181天就突然菌落超标了?
目前各家保质期几乎都是自己做的数据,数据来源于感官和理化。但是中小型企业能做破坏性理化试验的又有多少?他们设定的保质期是真的宽裕还是非常极限呢?


所以纠结计算方式或者标示方式,要么是还没来得及做深度思考,先人云亦云了,要么其实是在担心别的事情,不如把真正担心的事情解决掉,思路自然就通畅了。
暂时想到这么多,有想到别的再做补充。



  • 标签日期自动计算
短保啊?  
到期日是必须标注项。
引用: 石竹 发表于 2025-5-7 18:18
短保啊?

像三明治也属于烘焙,有鲜蔬在内,只能短保,三明治没看到过有长保的
引用: JOE2345 发表于 2025-5-8 08:31
像三明治也属于烘焙,有鲜蔬在内,只能短保,三明治没看到过有长保的

嗯,几天的短保多是标注到具体时分。
引用: 东海钓夫 发表于 2025-5-7 19:20
到期日是必须标注项。

是的,保质期到期日新规是必须标注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