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5标签】GB7718解读及生产应用 只看楼主

2025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该标准将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实施,为企业提供了两年的过渡期。此次修订以提升消费者知情权、规范行业行为、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为核心目标,涉及食品标签管理的多个关键领域。我从生产应用角度解析企业应关注的核心变化及合规策略。
一、标准修订背景与意义
GB 7718-2025的发布是对2011版标准的全面优化,旨在解决旧版标准在标签透明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国际接轨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整合《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新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标签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与规范性,推动食品行业从“合规求生”向“透明竞争”转型。修订后的标准不仅强化了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如致敏原管理),还引入了数字标签等创新形式,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信息展示途径。
二、核心修订内容及生产应用要点
1. 预包装食品定义扩展:纳入计量称重食品新标准将“以计量称重方式销售的预先包装食品”纳入管理范畴,并要求此类食品标注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等完整信息。例如,散装白酒若采用预先包装容器销售,需按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标注全部信息。  
生产应用建议
重新梳理产品分类,明确标签适用类型。  
对原以散装形式销售的产品(如称重类产品),需提前设计符合新规的标签模板。
2. 配料表标示优化、透明化与简洁化
单一配料强制标示:纯蜂蜜、纯牛奶等单一配料食品需完整标注配料表,杜绝“隐藏添加”风险。  
复合配料分级管理:若复合配料添加量<25%且符合国标/行标,可不展开原始配料;反之需详细列出。
添加剂标示规范:包装表面积≤60cm²时可使用INS编码,但需避免“无添加”等误导性表述。  
生产应用建议:  
建立配料数据汇总信息,动态监控复合配料的添加量与标准符合性。  
优化标签排版,针对小包装产品合理选择添加剂标示形式。
3. 致敏物质强制标示:八类过敏原“亮明身份”
新标准将麸质谷物、甲壳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制品及坚果八大类致敏物质列为强制标示内容,要求通过加粗、下划线或在配料表附近标注提示信息。
生产应用建议:  
完善原料溯源体系,确保致敏原信息准确。  
-对共用生产线或设备的产品,增加“可能含有微量XX”的风险提示,避免交叉污染。
4. 日期标示改革:到期日直观化
旧标准要求消费者自行计算保质期到期日,新规则强制要求直接标注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到期日(按“年-月-日”顺序)。例如,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仅标注到期日。  
生产应用建议:  
更新生产系统,实现日期自动生成与校对。  
对小包装产品(表面积≤20cm²)优化版面设计,确保日期清晰可见。
5. 禁止“不添加”声称:严控误导性宣传
新标准明确禁止使用“无添加”“不含”等词汇对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进行声称(如“零蔗糖”“无防腐剂”),避免营造虚假健康形象。
生产应用建议:  
全面筛查现有标签,删除违规表述。  
6. 数字标签创新:拓展信息承载形式
鼓励企业通过二维码等数字标签补充展示信息,但需确保一级页面直接展示核心内容(如营养成分、过敏原),禁止跳转广告或购物链接。此项适用于规模企业。  
生产应用建议:  
开发数字化标签系统,与包装设计同步规划。  
定期测试数字标签的可读性与兼容性,确保消费者便捷获取信息。
三、行业合规策略与风险防范
1. 标签审核流程再造
建立“法规研究—标签设计—三级审核—合规测试”全流程管理体系,重点关注致敏原、添加剂及日期标示。  
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标签审核,降低法律风险。
2. 原料与生产管理升级
对含致敏原原料实施专区存放与独立生产线管理,定期验证清洁程序有效性。  
委托加工产品需同时标注委托方与受托方信息,避免“监制”等模糊表述。
3. 员工培训与消费者沟通
开展GB 7718专项培训,提升品控、市场、销售部门的法规敏感度。  
四、未来趋势与行业展望
GB 7718的实施将推动食品行业向透明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企业需把握以下趋势:  
1. 数字标签普及:通过交互式标签提升消费者体验,同时降低印刷成本。适用于规模企业。  
2. 致敏原管理精细化:实现全链条管控。此项需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物力财力。  
GB 7718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食品标签管理迈入新阶段。企业需以合规为基石,通过技术创新与流程优化,将标签从“合规负担”转化为“品牌价值载体”。唯有主动适应变革,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信赖。

有AI味道。
很周到,但不知道怎么落地。
引用: 石竹 发表于 2025-4-27 21:09
有AI味道。

您说有就有喽。
来自客户端来自客户端
引用: 东海钓夫 发表于 2025-4-27 21:24
很周到,但不知道怎么落地。

咋说呢,其实咱们现在使用的标准,看上去很好,实际上很混乱。而且公司规模差别太大,一刀切的标准很难在现实中完全实现。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来自客户端来自客户端
引用: yangshuo881209 发表于 2025-4-28 06:57
咋说呢,其实咱们现在使用的标准,看上去很好,实际上很混乱。而且公司规模差别太大,一刀切的标准很难在 ...

征文目的主要是分享自己公司或者自己本人准备怎么做,正在做什么,大家可以互相借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