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微粉食品,健康美味新选择 只看楼主

超微粉食品,健康美味新选择



当今社会在饮食方面人们更讲究食品的功能性和药食同源以及食疗重于药疗的思想,人们希望在饮食的同时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基于保健身体的考虑,我也总给家里老人买蛋白粉,起初买的都是市场上的一线品牌,价格高、口碑好,但买了几次以后,也了解了一些其它品牌,觉得蛋白粉类的保健食品的价格差异有点大,原来我总买一线品牌价格都在二百多一桶的,但后来发现其它品牌的蛋白粉居然有几十块钱一桶的,价格差好几倍,因此报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买了一桶便宜的蛋白粉,因为都是买给老人喝,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家里老人,问这次买的便宜的与上次的蛋白粉有什么不一样吗,老人回答说,口感和粒度都不如原来那家价钱高的,并且这上便宜的每次喝完,在杯底还有未溶解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就是粒径稍大的豆类粉碎后的大颗粒。说明此类蛋白粉的粒度很粗,这个肯定会影响吸收效果的。

出于对此事的好奇,我了解到了超微粉碎技术,对于功能性食品的生产,超微粉碎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技术通过将物料的粒度减小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显著增大了食品原料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进而赋予其特异的理化特性、分子量分布及功能特性。超微粉碎技术不仅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应用,还广泛涉及药品、水产、粮油、软饮料、调味品等多个领域。

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将3mm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25μm及其以下的过程。由于粒径向微细化发展,所以会导致物料表面积和孔隙率极大幅度地增加,因此超微粉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微信图片_20250422174400.jpg

目前微粒化技术分化学法和机械法两种,化学粉碎法能够制得微米级、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粉体,但产量低、加工成本高以及应用范围窄。

目前食品加工上主要还是应用机械法粉碎。机械粉碎法成本低、产量大,是制备超微粉体的主要手段,现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根据粉碎过程中颗粒受力情况以及机械的运动形式,以及原理不同,有气流式、高频振动式、旋转球(棒)磨式、锤击式和自磨式等几种形式。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的主要有气流式中的超音速式超微粉碎简称气流粉碎。

气流粉碎是利用空气或其它气体通过一定压力的喷射产生高速的湍流,物料颗粒在高能气流作用下悬浮输送,相互之间发生剧烈的冲击、碰撞和摩擦作用,加上高速喷射气流对颗粒的剪切冲击作用,使物料颗粒间得到充足的研磨而粉碎成超微粒子,同时进行均匀混合。

粉碎颗粒的成品粒径通常小于5μm。与一般机械冲击式超微粉碎机相比,气流粉碎机可将产品粉碎得很细,粒度分布范围更窄,因为气体的喷嘴处膨胀可降温,粉碎过程中不产生热量,所以粉碎过程温升很低,这一特点对于低熔点和热敏性物料特别重要。

许多可食动植物、微生物等原料都可用超微粉碎设备加工成超微粉,甚至动植物的不可食部分也可以通过超微化进一步加工而被人体吸收。微细化的食品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力和亲和力,因此,具有很好的固香性、分散性和溶解性,且特别容易吸收消化。

目前超微粉碎食品的主要应用有:

1、冲即饮法提取茶叶

利用气流微粉碎技术已经开发出的软饮料有茶粉、传统的饮茶方法是用开水冲泡茶叶。但是人体并没有完全吸收茶叶的全部营养成分,一些不溶性或难溶的成分,诸如维生素A、K、E及绝大部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罗卜素以及部分矿物质等都大量留存于茶渣中,大大地影响了茶叶的营养及保健功能。如果将茶叶在常温、干燥状态下制成粉茶,使粉体的粒径小于5μm,则茶叶的全部营养成分易被人体肠胃直接吸收,可以即冲即饮。

微信图片_20250422174412.jpg

2、超微粉碎果蔬粉、调味微粉

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对于果核以及果皮来说,进行超微粉碎后可以转化成为食品。在低温下,蔬菜通过利用超微粉碎技术可磨成微膏粉,不但不会导致营养流失,纤维质也变得更细而易溶于水,增加了口感。微细化马铃薯,当马铃薯细粉的粒径为4.5μm时,经过30天后,84%的淀粉被微生物降解,降解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变。超微粉碎的南瓜粉(粒径在10μm以下),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易糊化,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在调味品加工过程中,可以促使微粉食品的巨大孔隙率变成集合孔腔,达到巩固香味经久不散的目的,这就是日常中调味品使用的超微粉味道更加浓郁的原因。

3、畜禽制品和水产品的加工

鲜骨粉(泥)各种畜、禽鲜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磷脂质,能促进儿童大脑神经的发育,有健脑增智的功效,其中的骨胶原、软骨素等有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的作用.另外,鲜骨中富含钙、铁及VA,VB1,VB2等营养成分,人们一般将鲜骨煮熬之后食用营养并未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若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技术将鲜骨多级粉碎加工制成超微骨泥或经脱水制成骨粉,既能保持95%以上的营养素,又能提高吸收率。骨髓粉(泥)还可作为添加剂,制成高钙高铁的骨粉(泥)系列食品,具有独到的保健功能,被誉为“21世纪的功能性食品”。超微粉碎技术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通过长时间煲汤而利用鲜骨的传统,使得鲜骨的开发成为可能。

超微粉碎在水产品中也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珍珠粉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钙、多种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赋予了珍珠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耐力等。超微粉碎技术将天然珍珠加工至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粉末。这种技术不仅保留了珍珠中的多种营养成分,还极大地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使珍珠粉更易被人体吸收。

4、在巧克力生产中的应用

巧克力之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细腻滑润的口感,而这种口感则必须要保证配料的粒度小于25um。因此,巧克力生产中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减小配料的粒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口感。对于食品加工行业来说,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需求量,满足人们对于口感的挑剔,进一步提高物料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在加工过程中应用超微粉碎技术,增加口感,丰富产品结构,开发出更多绿色、健康、环保、方便食用的食品,推进食品加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可能全麦粉经过超微粉后做面包也好吃得多
来自客户端来自客户端